2025年7月12日,青岛交响乐团在青岛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了《远游异乡》交响音乐会,把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、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在异乡旅游的诗情画意以及法国作曲家让·弗朗塞饱含“花香”的创作带给了听众们。
担任本次指挥的是中央歌剧院首席常任指挥、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袁丁。
青岛交响乐团首先将门德尔松在苏格兰旅游构思和创作的《芬格尔山洞序曲》(又名:赫布里底山洞)搬上舞台。乐队用音乐呈现出浪花拍打芬格尔山洞发出奇妙的声音,以及海洋气象瞬息万变的场景,音乐情感也随之经历了从宁静到激昂再回归宁静的跌宕起伏。
随后,广州交响乐团团长、双簧管演奏家陈擎登台,与乐团共同把让·弗朗塞的《花钟》带给听众们。《花钟》完成于1957年,是作曲家最能展示其音乐中的法国式华丽优雅和敏智的音乐。作为标题音乐,将七种不同的带有时间段的花套入“时钟”,构成一套“花钟”是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。例如,第一段标题为“3:00-日香木”……七段音乐,代表不同的花的形象,按照时间先后次序来排列,从3:00开始到21:00,连续演奏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组曲。
陈擎表示,本场演出是一个多月以来,他在四地与四支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最后一场,而《花钟》是他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。音乐会上,他用多变的风格,将7种不同的花的特色一一呈现。甜美的双簧管音符化作“花香”,飘荡在音乐厅内。
曲终,观众热情高涨,一曲皮亚佐拉《遗忘》作为加演,“迷情”探戈却让观众无法遗忘。
音乐会下半场,远自欧洲而来,实力与颜值并存的中提琴家本杰明·贝克(Benjamin Beck)担任独奏,与青岛交响乐团共同把柏辽兹的《哈罗尔德在意大利》献给听众们。
《哈罗尔德在意大利》是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于1834年创作的标题交响曲,受帕格尼尼委托原计划创作中提琴协奏曲,后转为以中提琴为叙事核心的交响诗作品,融合拜伦长诗《恰尔德·哈罗尔德游记》意象与作曲家意大利旅行经历。全曲共分四个乐章。
法国中提琴家本杰明,身兼维也纳爱乐乐团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双料首席中提琴,同时执掌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教席。其演奏技艺早已臻至行业巅峰,尤其诠释法国作曲家作品时,更显超一流水准。音乐会现场,他以炉火纯青的技法,将柏辽兹在意大利旅行中的所见所闻,化作流淌的音画徐徐铺展 —— 每一串音符都精准捕捉着作曲家笔下的异域风光与心境波澜,让听众仿佛随旋律踏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听觉旅程。
当“意大利的旅程结束”,观众的掌声经久不衰。本杰明加演了匈牙利作曲家库尔塔格《匈牙利风格中提琴独奏曲》。
远方而来的音乐家们,与青岛交响乐团一起,把充满异乡风情的作品,如诗般的在这一夜为听众们呈现。